GIMP的實作
初寫:2010.10.11, 更新日期:2023.05.01
作者:曾聖超老師
學習的重點
認識、瞭解GIMP的繪圖功能。
能使用GIMP編修圖檔。
能使用GIMP製作圖案。
教學內容
認識GIMP(2.6.8版)
GIMP開啟會有三個視窗,中間是為主視窗,
關閉軟體時,請從(中間)主視窗來關閉
!
如果不幸從右邊關,下次開啟則右邊視窗會消失;從左邊關,左邊視窗會不見!
[左邊視窗] 是工具箱
[右邊視窗] 是圖層視窗,圖層視窗下方是筆刷選項
GIMP工具功能介紹
畫筆工具:
各位可以在右邊視窗下方,看到有不少效果的筆刷,
同學們可以點選來使用看看,可以發現,
在不同的筆刷下,在繪畫圖案會讓人覺得很有趣。
特別是會暈開的那幾個筆觸,
如果家裡有專業設備(如繪圖板、繪圖筆等),手繪創作的效果會較佳!
鉛筆工具:
顧名思義,就是鉛筆,
同學們想像一下,一般在美術課使用鉛筆,是否有一種生硬的感覺,
這工具的結果也是如此,畫出來的效果,就是有鉛筆那種生硬的筆觸。
同學可以試試,那上面畫筆墨水暈開的筆觸,及使用鉛筆工具的差別!
噴槍工具:
噴槍工具,在一般美術課,老師們通常不太會讓同學使用的一種工具,
因為需要使用空壓機等設備,具有危險性。
但在GIMP裡,噴槍卻是一種彈性很高的工具,
你可以透過設定「壓力」、「強度」,輕鬆調整噴槍的效果。
同學們可以選擇不同的筆觸,讓我們馬上來試驗一下吧!
旋轉工具:
是一個可以讓選擇區域,旋轉的一個影像處理工具,
包含以下這四個藍色的工具,一共五個,都是影像處理的工具,
分別是縮放、推移、透視法、翻轉工具,
其中
透視法工具,名稱有點怪,應該叫它「變形工具」比較貼切,
因為點選它時,再點選你選擇的區塊,
可以讓該區塊的四個角都可以任意拉動來變形。
矩形選擇工具:
顧名思義,就是滑鼠左上點,然後右下拉後,會拉出一個矩形的框,
而這個框內的圖案,可以作如文書軟體中的剪下、貼上、再移動的編輯動作;
右邊的橢圓形工具
,一樣是選擇工具,只是範圍是橢圓形,
要注意的是,如果
有拉出選擇框(虛線的框)時,務必要解除後,才進行其他處理
。
解除的方式,可在選擇框(虛線)外的地方,點一下滑鼠;
或按Ctrl + Shift + a,可解除所有選擇框區域;
是自由選擇工具,可用手拉的方式去匡選要的區域範圍,用在一些不規則的目標上,
智慧型選擇工具,可用於大範圍區域選擇,可設定界限值、羽化等參數,作範圍的選擇,常用於去背的處理。
GIMP照片處理
開啟一張照片檔(竹中的個人照,非像館拍的大頭照,拍照請參考老師上課說明);
首先,觀察照片的大小,
矩形選擇工具:
如果照片過大,可使用此工具框出你要的範圍,
然後在選擇區域中,按右鍵,選「剪裁出選擇區域」
此時,會看到整張圖會被剛才選擇的區域取代,
同學可以由上方圖檔的「像素比」可看出這張圖實際大小差別!
(cf: 各位可比較放大鏡工具(也是縮放),讓圖變大縮小其實並不會改變圖本身的大小)
在你[重新取景],作剪裁後,你會發現實際的長x寬比應該跟原來的照片不太一樣了,
一般的照片,大多是4:3比例,但用選擇框裁剪後,這比例會跑掉,
這時候,必須使用「縮放圖片」重新將大小調整,
通常會將長寬大小的某一邊固定,同學可想想看,
是要固定「寬」邊,還是要固定「長」邊呢?
確認固定某一邊長後,再點選另一邊,GIMP會自動按比例幫你計算縮放比,
但會發現,有一邊仍舊會超過!?
這時,再一次使用「矩形選擇工具」,直接設定800x600的框,
再移動選擇框到想要選擇的區域,裁剪出選擇區域,就完成了!
告一段落了,緊接著,快快「
存檔
」吧!
儲存檔案時,
請注意儲存位置,請存在D槽的[班級目錄]下,
而[檔案格式]會要選哪一種呢?
前面圖檔概論,我們介紹有:.jpg、.png、.gif等點陣圖副檔名,
(這裡的副檔名,指的通常是檔案格式 ,因為作業系統在安裝軟體後,會以副檔名來關連該軟體,會以該軟體來開啟)
但會需要選哪一種呢?
圖檔後製調整:
技巧1:[顏色工具]-[亮度及對比]
技巧2:[顏色工具]-[曲線]
修圖技巧:
修圖使用到的工具(課堂介紹)
圖層的使用(課堂介紹)
GIMP繪圖
請依照老師課堂示範操作...
學生需具備的基礎
圖檔概念。
一般繪圖軟體使用經驗。
學習評量
個人照修圖
班徽、班旗製作
竹中探索
參考資料: